当前位置: 首页 >紫莲动态 >最新事件
【紫莲新资讯】“低头族”父母,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!
日期:2015-06-10 来源:紫莲森林度假村

有句网络语曾经很流行:“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,莫过于我在你身边,你却在玩手机”。智能手机给人际交往带来的烦恼,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。刚刚过去的这个“六一”儿童节,广东省妇联、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发布《儿童家庭教育手册——网络篇》,引导家长远离手机多与孩子互动,做个网络时代合格的父母。许多年轻父母或多或少存在过于专注手机,忽略了与孩子交流沟通的情况。智能手机对亲子感情的影响究竟有多大?低头族父母如何学会与孩子相处?

一些家长带孩子参加课外活动时不忘拿手机发微信。

◆现状

  不少年轻父母 沉迷玩手机

  日前,省妇联、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发布新编写的《儿童家庭教育手册——网络篇》,分析当前网络时代家庭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,呼吁父母率先收起手机,主动亲近孩子,促进亲子关系,不要让孩子的心被冷漠的屏幕冷却了。

  那么,在凤城年轻父母的家庭教育中,亲子关系是否被手机影响了?连日来,记者对凤城多位年轻爸爸妈妈进行采访调查,发现在家庭教育中,不少新晋爸妈经常会边玩手机边带孩子,手机在家庭教育中的负面影响需要引起警惕。

  “我已经习惯每天的生活里都有手机,没事坐下来就会玩一下。”家里有个6岁孩子的陈先生告诉记者,平日里工作比较忙,晚上吃过饭后他喜欢用手机读读电子小说,有时候孩子和他说一些幼儿园里的事情,他边玩手机边回答,偶尔听着听着就会走神。而80后妈妈刘小姐,则会和孩子一起玩手机,把手机当成一件大人、小孩都喜欢的玩具,却很少带着孩子一起做手工做家务,也不喜欢给孩子讲故事。

  在采访中,记者发现,相对而言,年轻的80后、90后父母由于习惯了智能手机、互联网的娱乐方式,在家庭教育中的确存在因玩手机、沉迷网络而忽略了孩子的情况,难免会影响了亲子关系,也不利于培养孩子正确使用互联网的意识。

 

◆实例

  爱玩手机的他 忽略了儿子

  今年8岁的小刘,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。他的父母长时间在外面忙着生意,每天只有三餐的时候才会出现在家里。然而,由于工作压力比较大,80后的刘先生、刘太太在家里有空的时候,总会习惯性地拿出智能手机玩,陪伴孩子的意识并不强。有一次,刘先生傍晚回到家里的时候,距离开饭还有一段时间。他习惯地躺在沙发上,拿出手机刷朋友圈。这时候,在一边的小刘突然冒出一句话:“爸爸,如果奶奶也玩手机,谁去做饭?”听到儿子这句话,刘先生的心“咯噔”了一下,立刻抬起来头。刘先生说,从那一刻起,他明白了手机对自己生活的影响,也担心因为玩手机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,便开始有意识地克制自己。

  忙刷淘宝 不跟孩子互动

  1986年出生的林小姐,是一名典型的时尚妈妈。她在一家快递公司工作,每天上午10点多上班,要一直到晚上8点多才下班。她有两个孩子,儿子4虚岁,女儿3虚岁,还没有上幼儿园,白天时间都由家里公婆给她带着。晚上回到家里,忙碌了一天的林小姐,很喜欢坐在电脑前上上网,或者用手机刷刷淘宝软件,在互联网中放松一下心情。两个小孩子一整天没见到妈妈,这时候总会围绕在林小姐身边,争着要妈妈疼。但林小姐常常哄一哄孩子,让他们不再哭闹自己就继续玩手机,没什么精力和孩子好好互动,这也让她的婆婆有点看不惯。

 

◆建议

  多和孩子参加亲子活动

  “年轻父母忙着玩手机,忽略了和孩子的互动,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成长,也会影响良好亲子关系的建立。”韩山师范学院教科院副院长陈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父母对于孩子的陪伴,不是简单的坐在一起就是陪伴,而必须和孩子进行语言、肢体、表情等的交流。一旦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重视,可能会通过哭闹、摔东西等方式来引起父母的重视,长期以往将导致性格暴躁。同时,父母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,如果父母沉迷于网络或者手机,那么孩子也会跟着玩游戏玩手机,养成不良的习惯。

  那么,网络时代年轻父母怎样做合格的爸妈呢?对此,陈洵建议,80后、90后的年轻父母需要补充一些家庭教育的理念、方法等,在陪伴孩子的时候有意识地远离手机,多陪伴孩子做一些亲子活动,在活动过程中增进彼此的感情,也增进对孩子的了解,用心陪伴孩子的成长,才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品质,同时,也要多在与孩子的互动中,努力发现、欣赏孩子的优点,帮助孩子改正缺点,让孩子更健康地成长。

在此呼吁所有“低头族”的父母们,放下手机多陪陪孩子,多与孩子沟通,给他们更多的关爱!

 

 

 

备案号: 粤ICP备16076431号-1

Copyright© 2010 ZiLian Forest Resort